xwzx
更新时间:2022-09-11 17:18:46 浏览: 次
旅游旺季,西藏成为热门旅游地,有人上传西藏美景照片,令人心向往之。但有西藏本地旅游从业者发现,近期,当地因高原反应晕倒的旅客数量上升,前几天,网络上更传有旅客在日喀则被急救的视频。
这届旅客身体素质不行?还是有其他隐情?西藏本地从业者分析,旅客晕倒背后,原因并没那么简单。
西藏导游任飞搀扶着一位70多岁的老年人上布达拉宫(下文简称“布宫”),这座海拔3700米的宫堡式建筑群,位于西藏,高200米,它起建于山腰,主体分白宫和红宫两部分,巍峨耸立,气势雄伟。
自6月起,西藏正式进入旅游旺季,在,北京中路从早到晚人流如织,夜晚灯光交错,树影婆娑,游客的身影映衬在布宫的白墙上。
能在有生之年来趟西藏,看一眼这世界屋脊上的璀璨明珠,是多少人的旅行梦想。这位70多岁的老人也是如此,从小生活在内陆城市,退休后,带大孙辈,终于抽出空,与朋友一起,看看祖国大好山河。
老人与其他几十位亲友同事一起,在家乡找了一位进藏向导,包了大巴车,一路从我国中部南下西进,16天的行程,最终到达西藏。
正值旺季,布宫一票难求,年轻散客拼着网速和手速奋力抢票,而中老年或者外地组团客,大多通过西藏本地旅行社统一购票。
布宫人多,台阶颇陡,老人的背包也沉,任飞担心老人身体,想上前帮一把。“不用你帮忙,”老人逞强,“我身体好得很,自己慢慢儿上。”
任飞从业多年,发现今年来藏旅客呈大龄趋势,且多在当地包车或自驾,一般会配一进藏向导,“旅客很多情况都不知道,直说让我们去问向导,我们发现,所谓向导,或许只是有几次进藏经历的非专业人士。”
近期,西藏本地旅游从业者发现,今年因高反晕倒的旅客数量增多,任飞时不时看到从布宫上抬下来的旅客,“按理说不该,夏季是西藏含氧量较高的季节kb体育,高反晕倒的多是散客或组团客,我不确定他们所在车辆是否有氧气瓶和急救药品,他们在进藏前,是否结合自身情况了解了进藏须知。”
布宫海拔3700米,尚有人或因激动或缺氧而导致晕倒,在海拔更高的地区,旅客高原反应屡见不鲜。
7月3日,一男子在日喀则加乌拉山出现高原反应,当地海拔超过5000米,根据现场视频,同伴争分夺秒为其施救,并拨打120,有疑似司机的热心人从车中拿出氧气瓶和面罩,供其吸氧。
据顶端新闻报道,出发前,该男子所在团的领队提前说明需要准备的救援设备,但男子却以自己身体好为由拒绝。
“只要是西藏本地的旅行社,大小车中一定会备有氧气瓶等物资,”任飞说,“对于患有心脏病、高血压、哮喘等病的旅客,会做出特别提醒。”
自驾、组团客、穷游散客尤其“漠视”当地旅游的安全常识,在西藏开旅行社的唐明说,绝大多数自驾和组团客的车中,都没有配备急救物资,仅靠向导带领,就敢在西藏大小公路上驰骋。
唐明说,社交和短视频平台上的取向,极大影响了西藏旅游的旅行社生存生态。穷游、自驾游呼声肆起,“不是说穷游和自驾完全不好,以前没来过西藏的客人,都是在西藏本地旅行社报团,西藏这边全程安排好。”
但现在,不少穷游的旅客在网上做做功课就进藏,甚至仅有过几次进藏经验的人,就敢自行组织旅游团进藏,“租个大巴车拉一车人,万一出事,全傻眼了。”唐明说。
2014年8月18日中午,一辆自西藏开往林芝的大巴车,在林芝路段因前轮爆胎,驶进左侧尼洋河内。根据报道,车上载有45人,43人为游客,在当时,事件造成13人失踪、3人死亡、29人获救。
“盘山路难走,极易发生事故。”唐明称,“自那以后,在藏的旅游大巴车受到严格限制,最大不能超过29人。”
西藏地域辽阔,景点之间距离较远,对旅行社全面的严格要求,不管出于对旅客还是旅游业从业人员,是制约也是保护。
但随着网络的发达,旅客维权意识提升,再加上宏观的疫情影响,西藏本地旅行社愈发难做。唐明说,前几年注册的360余家旅行社,两三年间,“注销了六七十家。”
网络间穷游自驾游概念的提出,进一步缩减本地旅行社的市场份额,旅行社、导游、司机三个主体,无一例外受到了巨大影响。
正值旺季,进藏的旅客的确很多,“但不少导游和司机,只能闲在家里睡觉。”任飞说,好不容易来了活,司机出于好意,提醒旅客提前购买氧气等应急物资,却被旅客投诉到旅游局,“前几天刚下的文件,不许导游和司机出售氧气。可现实是,旅客真的因缺氧需要急救了KB新闻,也是本地司机拿出车中备的氧气瓶来救人。”
对于旅行社来说,日趋收紧的份额和旺盛的市场活力,看起来矛盾,可的确是西藏旅游业的现状,在本地高标纯玩团无人问津之后,被国内旅游市场所诟病的假纯玩团和“KB团”复现西藏。
唐明不认可“KB团”,但又无可奈何。如果说旅行社的报团游有鄙视链等级,纯玩和私人定制团一定站在金字塔顶端,其次是假纯玩团,最后是“KB团”。
“KB团”即所谓的低价团,旅客在家乡当地低价报团,当地旅行社联系西藏本地旅行社,以打包“卖人头”或者其他对接形式,由西藏本地旅社承担旅客进藏吃住行。
“KB”团团费基本由当地旅行社挣取,西藏本地旅社利润十分少,但碍于颓靡的行业环境,有本地旅社为了“抢夺人头”,进行“赌团”,即0元或者自掏腰包拉来“人头”,为的是在旅行途中让旅客消费。
很显然,这是一场恶性循环,本地旅社没油水,如果旅客无消费,甚至可能出现对旅客放养不管的情况,旅客进而投诉,没有一位“赢家”。
大团没得接,本地有旅行社推出一日游,旺季的布宫门票200元一人,如果订不上,找旅行社帮订需另加费用,再加上其他景点的门票车费等,一天纯玩价格大概在600元。
结果很明显,导游带领旅客参观完后,直接将旅客带到乳胶垫店铺,旅客也毫不客气向旅游局投诉导游。
唐明每天都能接到很多外地旅社的电话,内容简单粗暴,“你做不做KB团?”
“我不做。”唐明坦承,零成本或倒贴钱,只能靠带旅客强制消费填补成本,可旅客不傻,反手一个投诉,就能让旅社吃不了兜着走。
这样的恶性循环,加剧了行业内耗,在穷游自驾游当道,“KB团”和等级稍高的假纯玩团,意外成为挽救本地旅游业的“末世英雄”。
“带来的直接后果是,旅行社十分被动,只能拼最低价,”唐明分析,“你以为出1000够低了,结果有旅社出800,选谁显而易见。”
这样的成团背后,就是导游司机在旅途中,费尽心机进行引导的进店购物环节,“第一个店没人消费,就进店到有人消费为止。”唐明说。
原本成熟又专业的旅行社被弃如敝履,无形间造成了资源浪费,穷游自驾和包车组团客的经验缺失,又给旅途带来潜在危险,西藏旅游业难做。
打开社交和短视频平台kb体育,搜索西藏、穷游等关键词,出行攻略比比皆是,评论区声音更是多元,有人说自己进藏无任何不良反应,有人说自己高反严重,引发不少人的信息焦虑,到底该信谁,去西藏,到底怎么玩?
“不管去哪里旅游,应该对当地吃住行的价格有大致了解,”唐明说,拿举例,因地理位置原因,物资运输成本大,物价甚至比一些一线城市还要高,油价也是,“结合旅行时间,大致算一下花费,再与本地旅行社价格对比,就能知道哪种叫低价团。”
“西藏地处高原,山高水美,海拔也高,旅客们需要根据自身情况,做安全、省心的旅行方案。”唐明说。
西藏当地一职业领队发出感慨,“远方很远,路途确实需要物质铺垫,我热爱西藏,一万个人眼里有一万个西藏,我的初衷也只是想让初到西藏的人,把西藏的好和淳朴留在他们印象里,而不是不好的体验。”kb体育kb体育